欢迎访问中知在线
全国
APP下载
  • 安卓APP下载

  • 苹果APP下载

【江苏经济报】整版报道:中知在线破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
阅读量:1295 时间:2019.02.19

7.1.jpg

丁坚董事长

7.2.jpg

2018年丁坚董事长应邀参加春节团拜会,与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合影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战略部署的积极举措,是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知在线由北京智慧财富集团投资设立,是国内首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丁坚,中知在线董事长,致力于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10年有余,先后担任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专家委员、获评2017年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2016年中国商标领军人物。


在深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10余年间,丁坚先后主导成立了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智慧财富集团、中知在线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知识产权金融精耕细作,积累并自创知识产权运用“四十八字经”,从审计、评估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估值和运营,提出解决方案,让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最大化。他还深度参与中知在线在北京、深圳、厦门等地产品的推广落地,带领团队每年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超过100亿元,每年为各省市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数十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作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要解决的核心任务是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难题,相比大型央企或上市公司,前者在传统金融机构处的信用度还不够高、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难阻碍了其转型升级的路径。所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要做的核心工作不是为大企业“锦上添花”,而是要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结合近年来我国相关工作的实践,丁坚总结出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三个主要“痛点”,就是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估值难,难在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还存在短板,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相继发布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和指导意见后,应该说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准则体系已日臻成熟,这一“痛点”大有减缓之势;风控难,难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恪守其传统风控体系的严苛要求,或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避而远之,或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多以传统担保方式为主、知识产权质押方式为辅的“退而求其次”的模式进行;而处置难则是最根源的问题所在,其难在权利人获得知识产权的目的通常为获取超额收益而非运营处置,这使得评估机构对其处置路径和价值估计的判断常与银行的风控需求相悖。


聚焦融资难题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研发的需要,往往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依靠自筹资金,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较少。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拥有技术,却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更没有其他机构为其担保。由此也导致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借贷无门、资金短缺而不能扩大产业规模,痛失市场机遇。在此情况下,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通过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使其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能够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也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关注。


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在金融业创新加快的时代,传统融资方式不断发展,较为新型的融资方式也在涌现。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逐步兴起,使以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融资成为可能。此举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正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新选择。


2018年4月26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发布了2017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榜单,该榜单包含了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创新主体和人物三方面。其中,在备受瞩目的“2017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丁坚成功上榜,对丁坚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次上榜共有10人,除丁坚外,名单中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宏兵、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和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等熟悉的名字。这份榜单是基于对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以及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环境等几个维度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评价得出,客观反映了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主要发展状况及重要创新突破。


该榜单最初起源于2011年时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等多个单位共同承办的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及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历时8年,经过不断完善后,该榜单的发布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活动之一。今年,此次榜单内首次出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构的代表,正是对近年来愈发引领风潮的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重视和认可。


在2017年9月举办的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知识产权金融论坛上,出现了最引人注目的一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平台——中知在线上线,它的上线迅速吸引着业界的目光。


中知在线通过联合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为中小企业打造集“确权、尽调、评估、质押、投资、处置、法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生态服务链。从线下到线上,在丁坚看来,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打造一条‘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的生态链,是整个知识产权行业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


在中知在线,丁坚同时推出了以评估系统为核心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知贷宝。线上平台会在接到申请后派顾问对接客户,并为其提供需求审核、知识产权评估、融资方案设计、银行及第三方担保产品对接等后续服务。点开中知在线的界面,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运营、评估、法务等领域的专家资源以及全国百余家合作银行与数千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不一而足。在该平台投资方北京智慧财富集团董事长丁坚的设想中,中知在线是打造“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链的关键一步,并将开拓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切中要害“开妙方”


知识产权金融的春天还有多远?2008年前后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诸多融资问题,我国由此派生出早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但还远谈不上春天来临;2013年,我国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春天的气息日渐浓郁。


然而,在总体向好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知识产权金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仍然存在着种种“痛点”。丁坚表示,一般情况下,当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融资需求找到银行并提交知识产权相关材料时,银行要向专业的评估、风控、处置等机构咨询后,再决定是否放贷,整个流程的周期至少需要1个月。


在这一过程中,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还存在短板,银行则恪守其传统风控体系的严苛要求,多以传统担保方式为主、知识产权质押方式为辅的模式进行放贷,阻碍了企业的融资之路。


针对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等“痛点”,丁坚首先拓展了线下业务。利用近两年的时间,丁坚和同事一道,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程度、知识产权政策成熟度及复杂度等指标,在全国25个地区派驻了100多位办事员,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风控、处置等环节相应地研发推出服务产品,并在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开展了多次政企对接会、知识产权培训会等活动。通过前期的部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线下业务朝着产品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目标迈进,也为线上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循序渐进推进质押融资


要想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其关键也在“三化”,即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产品化、市场化和多元化。实现产品化,就是评估机构、金融机构等各方都应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风控、处置等环节相应地研发推出机制固定的服务产品,实现质押融资的商业化运营;实现市场化,就是要利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通过政策措施的推动,逐步实现市场要素主导,使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各方都有盈利的空间;实现多元化,就是要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核心业务不断完善内涵和外延,推出更多关联服务产品,让投资、评估、代理和法务等不同类型的机构都能够介入,营造多方介入、风险共担的良好生态环境。


企业的发展有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阶段,其对应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以专利为例,初创型企业其专利布局都还未成型,更遑论变现。从确定专利布局战略,到研发产生高价值专利,再到推动专利变现,可以说,让专利与金融结合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是要步步为营、逐渐走向成熟的。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评估、代理和法务等不同类型的中介服务机构有广阔的“大展拳脚”的空间,可以通过帮助企业制定专利战略、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培育高价值专利、构建专利池等工作,最终帮助企业获得依靠知识产权金融手段实现变现的能力。由此,整个行业也将打造出一条全流程、综合性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的生态链。


打造“互联网+”质押融资生态链


打造一条“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的生态链,是整个知识产权行业必须走的关键一步。以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为例,传统工作模式下,从接获业务订单到展开尽职调查,经过实地对接,再到建立评估模型直至撰写评估报告,冗长的工作链条使得服务慢、效益慢、对接慢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通过“互联网+”打造线上评估系统,则可以大大缩短上述工作的用时,解决未来可能困扰评估机构发展的致命短板问题。目前,业界多家机构都在着力打造“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的平台,中金浩也在中知在线上推出了以评估系统为核心的产品“知贷宝”。这样的平台,将囊括多种模块,力争让客户对接、资料传输、对接评估系统、收集财务资料、评估分析等全部流程线上完成。这样的探索也印证了“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这一理念的必要性,依托这样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让科技更懂金融”“让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7年9月2日,国内首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中知在线的上线,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新时期。中知在线依托于集团多年来积累的数千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与百余家合作银行、政府单位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长久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直是政府在主导推动,市场自身运营动力不足。而要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化、常态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市场化发展。中知在线的出现弥补了市场化运营机构的空缺,是一个有益的、积极的探索。


在创办中知在线之前,中金浩评估公司已经参与了多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发现很多融资过程中的问题。所以,该公司开始在各地摸索经验,逐步总结出了风险池、保险、担保等几种模式,并提出了产品化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产品化的方式给金融机构提供产品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公司顾问引导企业了解融资知识,将中知在线打造成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


中知在线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实物资产抵押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推出了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样板——知贷宝。它可以分析现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特点,并总结出产品化的一些因素,例如产品设立的基本原则、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风控体系、贷款要素、企业要求、申请流程等。同时,不同地区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的时候,可以根据地区情况将知贷宝原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适合本地推行的产品。


中知在线在产品化推进的过程中,区域化落地成效显著,先后推出了北京智融宝、北京版融宝、厦门知担贷、深圳科创贷、重庆科技智慧贷、连云港连知贷、安徽知识产权贷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


除此之外,中知在线还承办了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知识产权金融论坛、2018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高峰论坛、2018中知在线杯知识产权运营大赛等大型行业盛会,邀请知识产权、银行、评估、品牌咨询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同场论道,面向全国宣传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举办知识产权金融沙龙,在企业与银行、政府间架起桥梁,直接交流质押融资中的难点与困惑。


评估系统引风潮


为了解决知识产权估值难的问题,2017年,丁坚带领团队基于《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准则》,将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化,形成著作权《智慧财富管理指南》,并以此为基础于行业内首家推出线上评估系统。


中知云评估系统以知识产权评估项目管理、知识产权分析与评估计算、知识产权分级管理、知识产权风险监控为核心功能,将评估流程公开化、经验判断标准化、数据来源合法化、繁琐劳动自动化,大大缩短传统资产评估所需要的时间,在将评估环节、参数选取标准化的同时,减少人为判断导致的结果误差,为中国知识产权估值难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


中知云评估系统核心的专利评估体系由技术分析、法律分析、市场分析、时效分析、风险分析、财务分析六大模块组成,共有55个指标对专利进行科学的分析,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18年12月,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的2018交通银行杯专利价值评估工具大PK中,中知云评估系统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综合实力奖。


消除“痛点”避免五大误区


知识产权变资本的方式有多种,就当前国内需求量和市场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对国内的企业来说最为适合,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常常误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误区,导致融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丁坚认为,知识产权融资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知识产权融资最大的误区是认知误区。在社会层面,很多金融机构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不可能的,是一个伪命题,所有的银行金融机构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时候都捆绑了房地产,认为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都是假的,做表象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第二,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自身认为拥有了专利就拥有了知识产权,理所应当地就可以融资,这也是一个误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际上是一个金融机构取舍的过程,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要求知识产权必须市场化,未来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商业前景,堪称高价值专利的才有可能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第三,有人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高,程序复杂,融资额小,利息又高,这个也是一个误区。现阶段,基本上我国所有的省、市,甚至一些县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都有优惠政策、补贴政策、贴息政策,一些金融机构也有普惠金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成本高是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的,但是IP融资成本还是有优势的。通常来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般20到30个工作日就能完成,主要在银行审核的环节相对较慢。


第四,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的体系融合,也有一些误区。比如说强制许可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应该是利好,但是一些金融机构是不希望质押的这些专利许可给别人的。此外,还有一些金融机构认为专利剩余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这些也是专业上的误区。因此,金融机构、专业机构需要慢慢和市场融合。


第五,一般的非专业机构会用静态的思维去看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要更紧密地关注它的动态性。知识产权是实时变化的,转型升级是实时的,所以要用动态的思维去看待,不能用静态的这种方式去看待,这也是一个误区。


在清晰认知知识产权融资误区的基础上,如何才能规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促进金融高效对接?规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策略核心是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痛点。痛点解决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肯定能上规模。


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痛点,需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必须产品化,要有产品化这种思维,把它当成产品去经营。产品化的后面是标准化、市场化和多元化。标准化就是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变成一个标准可以无限的复制,这个很重要,并不是说很多市场上的误区不好做,或者没有模式,并不是这样,这是要标准化。市场化这个东西也很重要,不能说全部政府引导,也不能全部是自由发展,市场化就是让市场主体都要有利润空间,这很重要。作为专业机构或者其他专业机构进来,在这个环节要有利润,按照一定的市场化的模式去走。多元化就是把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担保、保险、保理,甚至于融资租赁这些等等全部聚集起来,这是要产品化的思路。


其次,要解决核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难、风控难和处置难的痛点,需要搭建评估体系、风控体系和处置体系。在丁坚看来,目前评估体系已经趋于完善;风控体系的银行亟须在传统的风控体系基础上注入新鲜、创新的IP风控体系,来解决传统不能解决的问题;处置体系搭建的政策、环境都非常好。这三个体系如果搭建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就会迎刃而解。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际上是一个梳理高价值专利的流程,我们国家现在有海量的专利,专利存量世界第一。海量的专利如何发现高价值专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互联网,对海量的专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挖掘高价值专利。按照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IP分级分类管理、挖掘高价值专利到IP金融的顺序,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


切实助力企业发展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推行,可最大限度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推动创新发展大局,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是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制药企业。2014年11月,通过重庆知识产权局的对接与推动、农业银行的认可,华森制药委托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知识产权——系列发明专利技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等核心技术评估,确认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委托评估的专利权无形资产价值为人民币6000余万元, 成功在农业银行重庆荣昌支行得到贷款资金2000万元,为华森制药更好地研究开发新药提供了支持,为重庆地区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运用新模式探索了一条新路。


与华森制药类似,贵州绿太阳制药有限公司为了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以其4项发明专利获得贵阳银行科技支行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江苏TFL集团以三个发明专利从中国银行连云港分行获得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利用自有专利权,成功获得了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280万元的贷款授信。北京态金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液态金属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初创企业,目前处于项目应用,2016年收入仅180万元,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建设银行接受其专利质押,批准智融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00万元。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495亿元,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创新成果运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领质押融资发展方向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的深度结合。以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政策和业务指导,探索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分析评估、质押融资风险管理以及质物处置等工作。2015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强调要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者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在全国全面展开,辽宁、四川等省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江苏、福建、浙江等17个省(区、市)开展专利保险工作,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呈现出常态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选择和出路。将手中的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对于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缓解实体经济资金不足的困境尤为重要。


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规律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激发社会各界资金力量。加大在金融领域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探索,是贯彻落实《规划》,推动“知”本向“资”本转化的有力支撑。


7.3.jpg

分享到:
我要融资 在线客服 个人中心